• 首页

    Home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About Us

    1. 基金会简介

      Introduction

    2. 组织机构

      Organization

    3. 制度建设

      Institution

    4. 年度报告

      Annual Report

    5. 下载专栏

      Download Column

  • 新闻中心

    News Center

    1. 近期动态

      Latest News

    2. 通知公告

      Notice

  • 公益活动

    Charity Activities

    1. 学术讲座

      Academic Forum

    2. 学术会议

      Academic Seminar

    3. 访问学人

      Visiting Scholar

    4. 出版资助

      Publication Grant

    5. 奖助学金

      Scholarship

  • 关于捐赠

    Donation

    1. 捐赠统计

      Statistics

    2. 捐赠方法

      Method

    3. 公益风采

      Personage Demeanour

  • 研究中心

    Research Center

  • 文献中心

    Resource Center
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Contact Us

  • 首页    Home
  • 关于我们    About Us
    • 返回
    • 基金会简介    Introduction
    • 组织机构    Organization
    • 制度建设    Institution
    • 年度报告    Annual Report
    • 下载专栏    Download Column
  • 新闻中心    News Center
    • 返回
    • 近期动态    Latest News
    • 通知公告    Notice
  • 公益活动    Charity Activities
    • 返回
    • 学术讲座    Academic Forum
    • 学术会议    Academic Seminar
    • 访问学人    Visiting Scholar
    • 出版资助    Publication Grant
    • 奖助学金    Scholarship
  • 关于捐赠    Donation
    • 返回
    • 捐赠统计    Statistics
    • 捐赠方法    Method
    • 公益风采    Personage Demeanour
  • 研究中心    Research Center
  • 文献中心    Resource Center
  • 联系我们    Contact Us

近期动态

Latest News

  • 近期动态

    Latest News

  • 通知公告

    Notice

近期动态|Latest News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新闻中心  >  近期动态  >  正文

美国湖林学院历史系陈时伟教授讲学圆满结束

时间:2023-06-29     作者:

2023年6月20日下午,应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邀请,美国湖林学院历史系陈时伟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510会议室作了一场学术讲座,题为“寻找遗失在海外的乌托邦:康有为、梁启超二十世纪初年访问美国‘天国’之行揭秘”。本次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马敏所长主持。

此次讲座内容共分四个部分,分别是康有为与《大同书》、大主教陶威与“天国”锡安市、1903年8月5日梁启超访问“天国”和1905年5月24日康有为访问“天国”。陈教授从大主教陶威的府邸夏洛伊公馆中收集的史料入手,引出康有为流亡海外16年以寻找理想中的“天国”这一主题,发现从基督教天主教会传教士C.F. Viking夫妇与陶威的来往信件中可以发现锡安与中国的联系。接着,陈教授对陶威与“天国”的建立做了详细介绍。陶威创造了“神性疗法”,并在1895年制定了“新耶路撒冷计划”,建立了“锡安圣城”以实现“人间天国”的美丽愿景。

接着,陈教授深入剖析了梁启超、康有为二人的“天国”之行,认为二者亲眼目睹“大同世界”在美国的失败后,分别调整了自己探索国家社会发展模式的方向和节奏。梁启超逐渐疏远那个虚无缥缈的乌托邦大同世界,理论上进一步趋于政治保守,行动上放弃对“共和政体”的狂热追求。康有为虽然意识到大同理想在中国暂不具备践行条件,但却一意孤行,不改初衷,晚年依然在上海积极创建孔教会、并在孔教会成立时一再搬出陶威的言论为自己助言。最后,陈教授指出二十世纪初年康有为、梁启超踏访美国“天国”是二人戊戌变法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悟道之旅。

马敏教授对陈时伟教授精彩的讲演表示充分的肯定,并认为陈教授对戊戌变法后康、梁二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转折的契机讲授得十分清楚,对于我们研究思想史、政治史都有启发,值得我们关注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。而且,我们研究历史人物要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,做足准备,才能发现新问题。

6月21日上午,陈时伟教授又以“孔飞力其人、其书、其事”为题进行了报告,本次座谈会由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徐炳三教授主持。

首先,陈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孔飞力的求学、生活和任教经历,认为孔飞力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受到了法国年鉴学派、傅斯年和费正清的深刻影响。接下来,教授从孔飞力的三部著作《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》《叫魂——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》《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》出发剖析其学术研究的路径,认为孔飞力的史学思想经历了从太平天国研究到叫魂案,再到中国近代国家形成、海外移民史这四个阶段,孔飞力的著作体现了他对中国学者学术成就的重视和借鉴,更展示了其宏大的问题意识、社会心理剖析和以叙述故事构建历史的撰史方法。陈教授对孔飞力的中国史观也做了解读,认为孔飞力的中国观,不同于王朝循环论,也不同于“西方冲击—中国回应”论,他强调中国历史和文化自身的延续性、再造性和坚韧性。陈老师高度肯定了孔飞力先生的学术贡献,二十年磨一剑,每部都是扛鼎之作。


 

主持人徐炳三教授分享了对本次座谈会的理解与体会,并提出如何指导学生选题和读书专与博的问题。陈教授对徐教授的问题做出了解答并且建议同学们阅读要宽泛宏观,关注前沿学术动态、多看一手史料、学会举一反三、做比较研究。

最后,陈教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,同学们都表示获益良多。


上一篇:第30期“章开沅学术讲座”圆满结束

下一篇:章开沅《远航寻踪:近代文化史管窥》新书座谈会在华师举行

--------- 友情链接 ---------

  • 华中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
  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

Copyright © 章开沅文化交流基金会版权所有  鄂ICP备05003325号-1

Copyright © Zhang   Kaiyuan  Foundation  for  Cultural  Exchange. All Rights Reserved ICP 05003325-1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52号
Address: 152 Luoyu Avenue, Wuhan,Hubei,China

电话(Telephone):027-67862806
邮箱(E-mail): eastwest@mail.ccnu.edu.cn